公元1075年的正月二十日,苏轼在密州梦见已故的爱妻王弗,遂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北宋诗人,“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说此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
说到悼亡,回顾中国文学史,自《诗经》以来,就已经出现过悼亡诗。
直到苏轼的这期间,比较出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以及晚唐的李商隐。
他们的悼亡诗,均是追忆往昔,思念之情痛彻入骨,读之无一不令人心痛。
而用词来写悼亡,则是苏轼的首创。
同时苏轼的这首词也和前人的表现方式不一样,苏轼的表现艺术独具特色。
他以记梦的方式,去抒发自己对亡妻真挚的感情,或许他也常常“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
说记梦,实际上也仅下片五句陈述梦境,其余均是直抒胸臆。
而词的开篇三句,就直接把心情排空而下,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十年的阴阳两隔,苏轼对亡妻的情感,对她往昔的一幕幕,“不思量,自难忘”。
而这十年更是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屡受排斥的十年,仕途上遭受压制,悲愤交加。
或者就是这个时候,自然会想起,蕙质兰心,通明事理的王弗。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这两句任何时候读来都令人倍感凄凉,苏轼把它写的极为沉痛。
事实上也如此,即便亡妻的坟墓就在眼前,但生死有别,又如何话凄凉呢?
都说相思容易催人老,这种生离死别,就更为明显了。
苏轼才四十岁,就已经“鬓如霜”了。
通过对自己形象的描绘,增加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同时这份感情又是如此沉痛,词的意义自然而然就更加深刻了。
下片的头五句,是苏轼梦中的情景。
仿佛他又回到了旧时和妻子两人相聚的地方,妻子的容颜和神态,依稀当年。
梦中的妻子,更是在窗前梳妆打扮,美好的记忆一幅幅展现。
有段话说得好:
至亲离去的那一瞬间通常不会使人感到悲伤,而真正会让你感到悲痛的是打开冰箱的那半盒牛奶、那窗台上随风微曳的绿萝、那安静折叠在床上的绒被,还有那深夜里洗衣机传来的阵阵喧哗。
其实回忆越是美好,现实越是沉痛,“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无限的凄凉。
词的结尾,自梦境回到现实,苏轼设想妻子在明月之夜一个人的凄凉幽独,恐怕是柔肠寸断了吧?
这里的绝妙之处,苏轼并不说自己如何,反而说对方如何,是整首词更加意蕴,读起来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又让人觉得凄清幽独,黯然魂销。
纵观全词,苏轼运用虚实结合、白描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别具一格地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记得有人说,人会死三次:
第一次是他断气的时候,在生物学上他死了;
第二次是他下葬的时候,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怀念他的一生,然后他在社会中死了,不再有他的位置;
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的时候,那时候他才真的死了。
如果说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还记得你,那么“我”日思夜想,是不是意味着你从未离去呢?
苏轼对妻子的这份哀思,跨越了时间,跨越了空间,甚至跨越了生死......
知乎上有人问,突然读懂了一首诗词是什么感受?
某答主是这样说的:
真正刻骨铭心的东西是不用时时想起的,也许你以为自己已经淡忘了,但它其实一直封存在记忆深处。
也许就在某天,一个熟悉的梦,一样旧时的物品,或是一句耳熟的话语,就能让你的回忆决堤。其实那些记忆,一点一滴都没有被忘记过……
有些诗,初读仿佛开水,无甚味道,随着时光流逝,经历过人世间的离合悲欢,能够跨越千古,与古人感受到同一种悸动,品味到洗心净魂、宠辱偕忘的滋味。
成长和历练从年轮里碾过,留下的都是生活本身。读懂了一首诗词,便读懂生活。
最怕人生某一日,
突然读懂一首诗。
原标题:最怕人生某一日,突然读懂某首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