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41年坚守精神病房 他被称为“男丁格尔”
08-09 17:52: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通讯:41年坚守精神病房他被称为“男丁格尔”

图为彭年青在精神病房整理床单元。刘贤 摄

中国新闻网消息,快60岁的彭年青头发花白、小麦色皮肤、身材瘦削,白大褂兜里装着五六把指甲刀,自如地穿梭在精神病人中间,时不时跟病人打个招呼,检查一下指甲需不需要修剪。这是他在精神病房工作的第41年,也可能是最后一年。

“没有这件事,我就退休了,带着老伴骑摩托车周游全国。”彭年青近日在他工作的重庆建设医院接受记者专访时这样说。

变化起于1个多月前,重庆建设医院报上的《男丁格尔》获得2019全国护士微电影节“十佳影片”奖。颁奖现场,大家与彭年青握手、拥抱、致敬,意料之外的荣誉和肯定让他流下泪水。

“在精神科,很多人最多干四五年就要调职,能坚持40多年的几乎绝迹。”重庆建设医院护理部主任夏钦红说,精神科病人发作时,护士要能控制住,所以这里较其他科室有更多的男护士。大部分精神科病人都性格孤僻,护士要有很大的耐心,不能在言语上刺激到病人,要跟病人成为朋友。“不过,很多病人都愿意跟彭老师沟通。”

图为彭年青和他的奖杯、奖状。 刘贤 摄

图为彭年青和他的奖杯、奖状。刘贤 摄

1978年8月,重庆建设医院组建精神病房,18岁的彭年青是首批护士。那个年代,男人当护士的很少。彭年青最开始的几个月也不是特别情愿,心里也有些恐惧,但是“找份工作不容易,还是要珍惜”。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头发和胡子一样长”的病人们剪头发。不会剪、没有专业工具,他就拿剪刀学着剪,没想到后来成为病人们最喜爱的“时尚发型师”。

“我要剪个闪电!”“给我剪个国旗!”“剪个学生头。”每周二,彭年青统一给有需要的精神病人理发。病人看电视,追求潮流,点名要剪的发型。即便是国旗发型这样的高难度“挑战”,彭年青也笑眯眯地接下,用纸壳做好国旗的形状,再给病人依样修出来。

剪头发、指甲,并不是精神病科护士的分内工作,彭年青却做了41年。精神科护士的日常是:早上8点开始交班,给病人整理床单元、做晨间护理(测体温和血压、发水果、换床单、收走过期食品和危险物品),让他们有一个好的环境和状态迎接新的一天;还要不定时巡房,按时给病人发药、督促他们吃下去。彭年青几乎不在办公室,喜欢带上指甲刀去病房转,看谁指甲长了就让他剪,剪不了的就帮着剪,与病人一起聊天、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组织大家唱歌……春节、中秋节时,医院还会请病人们吃团年饭、发月饼。

“他们脱离社会,需要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需要得到尊重。”彭年青说,精神病人一般3个月为一个治疗期,没有什么症状后就可以出院回归社会。但因为家人担心其再度发病,有的病人就在医院长住下来。

彭年青温和细致、平等尊重的照顾,赢得了病人的充分信任。有位女病人从十多岁住到二十多岁,不理睬妈妈拿来的食物、新衣物,找机会就扔掉,但是很听彭年青的话。还有个病人一发病,家属就打电话给彭年青。不用救护车,彭年青叫个三轮车就把病人从家里接到医院。

对精神科护士来说,接病人是风险较大的工作。彭年青往往主动参与。“有一次,病人拿开水瓶保护自己。警察拿盾牌挡,我们拿凳子挡。”他说,接病人时,不可预测的情况很多,要放下架子,与病人好好沟通,往往态度和语气决定一切。

重庆建设医院院长杨能学说,医院现在收住了150多个精神病人。“彭老师对他们嘘寒问暖,有时候买小吃,有时候从家里带食物来。有的病人说不愿意回家,彭老师像父亲一样关心她。”经过治疗,大多数病人恢复稳定,重新获得生活的乐趣。

40多年如一日,彭年青做着他认为平平淡淡的事,直到退休之年。对退休生活,他原本有诸多计划:喜欢骑摩托车,带老伴周游全国;喜欢打羽毛球,去参加比赛;喜欢唱歌,去农家乐玩……“现在可能走不了了,如果有需要会留在精神科睡眠中心,带病人出去走走,与他们聊天。”他笑着说,获奖后感到大家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对自己的尊重,这就是荣誉。

原标题:通讯:41年坚守精神病房 他被称为“男丁格尔”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