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上亿元 渝北区四公园年内进行水生态修复
03-22 13:12:28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downLoad-20180322131921_副本.jpg

△渝北区碧津公园,水清岸美,不少市民在湖边休闲、锻炼。

岸上有森林,水中也可以有“水下森林”。

今天(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第31届“中国水周”,上午,渝北区水利局、渝北区群团活动中心在碧津公园联合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呼吁市民珍惜水资源、爱护水环境、参与水治理。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了解到,渝北区通过全面实施“河长制”,让观音洞水库等饮用水源水质提升;通过生态修复,让碧津公园湖泊等形成了“水下森林”。

七措施并举 保证河流水库水质

观音洞水库,位于嘉陵江一级支流后河上,总库容近5千万立方米。

这里是渝北两路城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也是主城区备用及应急水源,年供水5500万立方米,相当于老百姓的“水缸”。

水库周边的岸坡上绿草茵茵,水也很清亮。这都得益于“河长制”的推进,通过定期综巡查治理、检测水质、联合执法等,让观音洞水库的水源保护得更好、水域岸线更美丽。

目前,渝北区境内的249条河流,已全面推行“河长制”。

其中,长江、御临河、后河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条;流域面积1-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39条,包括各流域的水库等。

渝北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水资源保护、加强河库水岸线管理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水生态修复等7个措施,确保长江干流渝北段水质不低于来水水质,其他河流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的长度只增不减;确保河流生态基流只增不减;确保全区河库水域面积只增不减。

到2020年,渝北区重要河库生态安全得到保障,实现“河畅、水清、坡绿、岸美”。

不清淤不换水 食藻虫修复水生态

早上的碧津公园,已经有不少市民前去锻炼、唱歌,湖边也有市民在赏花、“溜娃”。

碧津公园始建于1987年,位于两路城区核心区,公园占地面积300亩,园内碧津湖水域面积4万㎡,平均水深3米,是城市景观用水。

由于碧津湖无源头活水,以前湖区曾经水质浑浊、透明度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园的整体景观。

渝北区为了对碧津湖进行修复,打破了传统的环湖截污、库底清淤、定期换水、搭建生态浮床等治污方式,采用食藻虫引导水下生态修复技术,这在全市属于率先试点。

据介绍,通过构建“食藻虫-水下森林-水生动物-微生物”共生体系的生态自净系统,对碧津湖水体实施立体生态修复。这样一来,可以不清淤、不换水,而且时间短、效果好、后期好维护。

从去年底完成治理以来,可视度2米以内水体清澈见底,达到III类水质标准。治理满3个月后,生态系统已基本稳定;到今年底,有望形成“水下森林”,3米以内水体将清澈见底。

今年,渝北区将投入上亿元,拟对双龙湖、龙舌湖、晚晴园和木鱼石公园进行水生态修复。

“世界水日的宣传让我感受更深,保护水资源是每一个市民的责任,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的水才会变得更清,天才会变得更蓝”,市民李先生说。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摄影 甘侠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