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歇山屋顶、西式回廊…… 中山一路藏着两栋神秘小楼
12-16 11:17:25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

中苏文协旧址修缮完成,两楼相接呈中L形。

渝中区七星岗通远门外,通往解放碑的主干道中山一路旁,隐约有两栋中西合璧的小楼。小青瓦铺面的歇山式屋顶、西式回廊和拱券、罗马柱配上中式窗花,中西混搭的建筑风在现代繁华的解放碑周边特别显眼。这两栋中西合璧的小楼就是重庆直辖后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苏文化协会旧址,抗战时,这里是当时重庆的文化人聚会的最佳场所。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从渝中区文管所获悉,中苏文化协会旧址修缮工程目前已结束。日前,记者独家打探了这两栋神秘的小楼。

中苏文化协会旧址

修缮前(网络图)

建筑风格中西混搭

从七星岗轻轨站1号口出站,经过过街天桥,从邮政储蓄银行旁一条小巷进去约50米,进入一个小院便是中苏文化协会旧址。

中苏文化协会旧址主楼为一楼一底,西式回廊、大拱券和歇山式屋顶,记者的第一印象——小楼有点遵义会议纪念馆的建筑风格。加上青砖青瓦白墙、大门前装饰的罗马柱、朱红色的中式窗花,中西合璧。

大门是罗马柱、窗花装饰

西式回廊

窗花装

修缮中苏文化协会旧址的重庆巨池建筑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朱大武告诉记者,建筑为原貌修缮,但中西合璧的风格是上世纪初比较流行的建筑风格,在下半城不少老建筑都有表现。

“建筑主要建于1930年代,由于年代久远,修缮前建筑已破败不堪,不少木质材料已腐朽。”朱大武说,在修缮过程中,发现主楼一层为夯土结构,二楼为砖木,而三层副楼为砖木结构,朱大武推断,两栋小楼是在不同时期修建的。

前大门的石门坎几十年来被踩成圆弧形

“房屋石作基础和主楼门前的这对石狮子都是建筑原来保留的老物件。”朱大武指着主楼前的石狮子告诉记者,一只石狮子是在修缮过程中从地里挖掘出来的,虽然风化严重,但是雕刻精良。根据石狮子耷拉着的耳朵,朱大武判断这是清代石狮子。

大门前的一对石狮

重要的统战工作阵地

记者看到,主楼和副楼在二楼有回廊相连,两栋小楼加起来房间近30间。主楼上下两层中间有两个面积较大的大通间,朱大武推断这两个房间可能曾作为聚会、展览所用。

主楼的大厅

该建筑作为重庆直辖后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价值在哪里?

渝中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苏文化协会是1935年由著名进步文化人张西曼发起创办。抗战时期,中苏文化协会迁到重庆,该机构在中共南方局支持下,实际成为大后方文化抗战的活动中心,也是南方局联系各界人士,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阵地,特别是郭沫若、屈武、阳翰笙等重要人物和秘密党员进入文协领导层后,该机构为中共加强与苏联以及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联系,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

旋转楼梯

对于这段历史,中苏文化协会创建人张西曼之女张小曼曾在《纵横》中撰文《张西曼与中苏文化协会》提到,1938年底,中苏文化协会迁往重庆。在当时房荒严重的情况下,张西曼不辞辛苦,四处奔走,终于在重庆中一路觅得一栋二层楼房作为中苏文化协会的会址。这处房子位于市中心,有个大院子,并附设有餐厅和活动室,便于集会和开展活动。

瓦当

抗战时期中苏文化交流重要平台

中苏文化协会从成立之初就聚集了当时不少知名人士。张小曼在《张西曼与中苏文化协会》中提到,1935年10月25日,中苏文化协会在南京华侨招待所成立,协会推孙中山先生之子、国民政府立法院长孙科为会长,蔡元培、于右任、陈立夫、鲍格莫洛夫、颜惠庆、卡尔品斯基为名誉会长,张西曼为唯一的常务理事,徐悲鸿等15人为理事。

窗台等按原样修复

1936年1月和2月,在张西曼的积极奔走和主持下,苏联版画展览会先后在南京和上海举行,两地参观的人数都在万人以上,鲁迅先生还在《申报》上撰文赞赏。

此外,据重庆图书馆馆藏资料记载,在1937年到1946年间,有大量的关于在重庆这一旧址举办各种文艺活动的照片。譬如,苏联十月革命,这里要庆祝;搞过漫画展、儿童图书展、图片展等等,苏联大使夫人等也积极出席。

渝中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抗战时期,中苏文化协会作为公开的民间机构,既是中苏开展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文化及社会各界合法交际的重要场所,曾很好起到了增进和推动中苏两国人民了解和友谊的桥梁作用。

都市里的旧址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何浩 文 毕克勤 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