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电影《大轰炸》来渝试映感动重庆观众:“作为重庆人,我自豪!”
06-06 06:31:33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downLoad-20180606063240_副本.jpg

昨日(5日)上午,重庆上空防空警报再次鸣响,以此来纪念重庆大轰炸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同样是昨日上午,导演萧锋和主创团队带着电影《大轰炸》来到重庆,向当年的死难者表示祭奠。

将于8月17日在全国公映的《大轰炸》以重庆大轰炸这一真实历史经历为背景创作,包括刘烨、布鲁斯·威利斯(美国)、宋承宪(韩国)、陈伟霆、范伟、马苏、车永莉、吴刚、冯远征、张钧甯、耿乐在内的一众明星,塑造了在那个惨烈的历史背景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飞行员、教师、留学回归的博士、茶馆老板娘、下江人……

downLoad-20180606063238_副本.jpg

艺术指导李前宽(左) 导演萧锋(中) 监制江海洋(右)

部分重庆观众在距较场口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数百米的电影院,提前观看了这部电影。从40后到90后,观众观影后表示,电影展现出了重庆人的乐观旷达精神以及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抗争精神,“作为重庆人,我感到自豪!”

震撼再现重庆大轰炸

影片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原画影业、上影南国影业出品,重庆电影集团等联合出品。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重庆成为战时首都。据不完全统计,在1938年10月到1941年8月期间,有3585架次日机空袭重庆城区,投弹9877枚,造成32829人直接伤亡,6651人间接伤亡。

电影《大轰炸》就是根据这段历史创作,震撼再现了那段历史。两个多小时的片长,战机轰炸的场景几乎几分钟就有一场。导演萧锋透露,电影许多镜头在拍摄时都采用了实打实拍来完成,拍摄期间用掉数万根雷管,几千公斤炸药。

90后女孩观影哭了5次

“重庆不死,中国不亡”……《大轰炸》中的许多台词,让观众感动不已。萧锋曾说:“《大轰炸》是正面表现民族灾难的电影,我们的民族精神,重庆的城市精神,都在这部电影里浓烈地展示出来。”

90后观众林菲儿在看电影时哭了5次。“我以前也知道重庆大轰炸,但不是特别了解。通过这部电影,我真切感受到了那段历史,我为死难者落泪,为英雄的牺牲嚎啕大哭……”她说,现在能更好地体会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重庆人,我感到自豪!”

已经70岁的戎婆婆也来看了这部电影,“我非常地感动,电影很好地展现了我们重庆和中华民族乐观、不屈的精神。”

《大轰炸》的剧本策划李唯品是重庆人,《大轰炸》剧本原型是他花了十多年时间创作完成的。他亲身经历了重庆大轰炸,“这是一部很生动的电影,表现了重庆人民轰不垮、炸不倒的精神!”

导演说>>

八年的梦,今天在重庆圆了

《大轰炸》能够和观众见面,非常不易。前不久导演萧锋在自己的微博上回顾了8年来拍摄《大轰炸》的故事。

“2015年的拍摄,数度面对资方停止投资而濒临绝境。首次停止投资,我凭一己之力买下急需付款的两辆十轮卡当道具车。搭建主场景朝天门码头之时,投资方再次停止投资,使数百名置景工人无法开工,并不富裕的我不顾一切用自己的多年积蓄顶了上去。布鲁斯·威利斯乘坐私人飞机从美国飞抵宁波时,我们一千多人的剧组只剩一万五千元人民币苦苦地支撑,连布鲁斯·威利斯入住酒店的定金都付不了。”萧锋写道,“自2016年2月起,剧组就已无分文,断粮停炊。在随后压力重重的两年间,我经历了融资借款、抵押贷款、清仓股票,赎回投资基金、耗尽个人存款等一系列自毁程序,很快成为国内负债最多的导演。”

不过,就算如此艰辛,萧锋“没出卖转让过《大轰炸》的剧本版权和拍摄权”,并“默默地承担了拍摄剧本的资金投入”。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萧锋说这源于他对电影、对重庆、对重庆人民的爱。“38年前我第一次来重庆,那时是来拍我参拍的第一部电影。”可能萧锋也没想到,30年后他会再次和重庆结缘:“2010年我接到邀请来拍摄《大轰炸》,筹备期间我来过数次重庆,对重庆这座城市和人民越来越了解,我越来越爱这座城市,爱这个城市的人民,我有了一种责任和使命,一定要完成这部电影。”首映结束后,萧锋激动地说道,“8年,我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大轰炸》,8年的心愿,8年的梦,今天圆了。”

监制说>>

大咖演员不用替身

《大轰炸》集结了刘烨、布鲁斯·威利斯、宋承宪、陈伟霆、范伟、阿德里安·布劳迪等来自全球各地的演员,对于和如此多的大咖合作,导演萧锋说道,“我很庆幸和这些演员合作,他们中间没有一个耍大牌,每个演员到了现场就像打了鸡血似的,都是用心在演。”萧锋透露,《大轰炸》有无数爆炸戏,“每一位大腕演员都是自己在跑炸点,没有用替身。”

电影监制江海洋则以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阿德里安·布劳迪举例说,他在片场只有一个人,不带任何经纪人和助理。“我们给布劳迪准备了保姆车,按理说这样级别的演员,都是拍完一场戏就回保姆车去休息,拍下一场再出来。”江海洋回忆说,“布劳迪一个人在片场,从来不上保姆车,拍完一场,就拿着一瓶矿泉水,在旁边坐着等待,一坐就是一个小时,他永远都在现场待着。”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孔令强 摄影 高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