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江奔流 > 正文
岁月如歌 那些民生福祉的幸福和弦
12-18 11:45:17 来源:重报都市传媒

因为一首歌,爱上一座城。 改革开放40年,一路走,一路歌。有坦途,也有坎坷。 改革开放,惠泽民生。40年的风雨历程,谱写了一曲壮阔的时代华章,民生就是最打动人心的音符。

从仿制到“自立门户” “渝派服饰”要建产业孵化园

“君从远方临,四海唱升平,盛世华章韵,起舞踏歌行。”

——《盛世霓裳》

瞿伦川

1991年,如今已是渝派服饰协会会长的瞿伦川才18岁。那一年,他从涪陵只身来到重庆主城姐姐的服装厂打杂做学徒。从学徒到协会会长,瞿伦川可谓见证了渝派服饰的发展。

马路市场,以街为市出现万元户

来主城之前,瞿伦川就知道新华路市场了。“那个时候的新华路个体小摊贩生意很好,以街为市,产生了不少的万元户。”渝派服饰协会秘书长任小刚还记得到,“当时有句‘名言’,摆个地摊,胜过县官。”

1991年,新华路市场逐步搬到朝天门,这时瞿伦川也来到主城。“那时候朝天门市场有两种服装生意人,一是跑到广东沿海进货卖的‘跑货’,另一种就是看到好看的版,立即仿制加工的‘加工货’。”

处于服装卖方市场的90年代初,“看到好看的样式,马上仿版,好卖得很。”学了两年手艺的瞿伦川,借了三万块钱,自己也做起了“加工货”。

第一个仿版,就让他赚了三四万块钱。“那时候仿了解放碑国泰商场内的一款衣服,一件衣服就要赚50-60元。”要知道,在1990年代初,工人一个月工资还不足100元。

创立品牌,加工者“抱团”发展

经历了原始的发展后,2008年11月的一天,在朝天门加工服装的瞿伦川和老服装人黄明伟等又坐在了一起。“黄明伟就说,广州有广派,武汉有汉派,我们重庆为啥子不搞个渝派呢?”

说了就行动,黄明伟、瞿伦川等人找到商场管理方“重庆国顺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森华商量注册“渝派服饰”的事。也正是这一年,原本汇集了300余家服装加工户的朝天门两江商场,年底更名为渝派服饰精品城。

在之前,渝派服饰的厂家都是靠仿冒为生。“那时候很多外地企业跑到重庆拿货,拿了货又换上外地商标,再卖回重庆,价格比我们直接加工的高了好多。”这种现象被渝派服饰的有识之士发现。“当时大家就有品牌意识了。我们这些做加工货的,都开始纷纷注册自己的商标。”瞿伦川说。

伸橄榄枝,邀韩国专业人士“落户”

如今电商蓬勃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渝派服饰,瞿伦川把橄榄枝伸向了韩国。

“我们正在和韩国东大门市场谈合作,互相招商。”瞿伦川透露,“准备建一个孵化园,吸引韩国的设计、开发等专业人才来重庆‘落户’。”一旦合作谈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市民就可以在重庆买到由韩国设计师设计的,符合重庆人特点的渝派服饰。

重报都市传媒记者 罗薛梅

从“凭票购买” 到吃出高品质生活

“这座城市,吃货的天堂。美食的诱惑已经势不可挡,到底要吃什么,有麻辣就不错,火锅店是永恒不变的战场。” ——《重庆的味道》

严琦

“餐饮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重庆市餐饮商会会长,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说,改革开放40年,重庆餐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吃不饱到吃饱,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高品质生活。

从菜品单一,到遍是特色菜

严琦儿时的记忆中,肉和粮食都需要一枚小小的粮票。“我印象很深,因为妈妈在供销社,那时候买什么都要凭票。”严琦说,“隔壁邻居家的卤兔头5分钱一个,当时觉得好美味。”虽然那时候菜品单一,但人们也追求美食和美味,只有一点点酱油卤水做的兔头,也让人痴迷。

改革开放后,很多个体户做起了餐饮生意,辣子鸡、水煮鱼、毛血旺、泉水鸡、来凤鱼等菜品风靡全国。

“歌乐山辣子鸡,大家都开着车去吃。”严琦说,虽然菜品单一,但都很有特色。在严琦看来,重庆也可算创意菜的发源地。

1995年,严琦辞去银行工作,在白市驿租了一间路边店,开起一个只有5张小桌子的小饭馆,起名“陶然居”,并创新出“辣子田螺”风靡全国,被评为“中国名菜”。

“那个时候,重庆人更看重味道,只要你味道好,就一定有人来。”严琦认为,重庆餐饮业也因此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

从吃饱到吃好,更注重环境和健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吃饱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严琦说,重庆餐饮业经历了有特色到吃饱,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和高品质生活几个阶段。

“过去宴席上的菜品是‘三蒸九扣八大碗’,菜品多以猪肉为主。”严琦说,如今宴席上,海外龙虾、帝王蟹也打“飞的”来到餐桌上,成为市民的家常菜。

对餐馆从业者来说,如今的客人更看重餐馆的环境和服务,吃的是体验感。以重庆火锅为例,从最原始的九宫格,到如今的菌类火锅、鸡火锅、鱼火锅等;重庆小面也有豌杂、牛肉、肥肠等不同味道,折射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餐饮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餐饮商会发展至今,已经有1900多家企业,分会覆盖各个区县,还有蔬菜、水果、调味品、红酒等分会,涵盖了整个产业链。”严琦说,改革开放40年,重庆的小面、火锅,以及各种特色菜等餐饮走向全国,也见证了重庆经济的飞速发展。

重报都市传媒记者 王倩 刘波

她搬了4次家 从土瓦房到“智慧小区”

“我要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户,阳光洒在地板上,也温暖了我的被子。” ——《完美的一天》

邓永平

从简陋破旧的土瓦平房,到环境宜人的住宅小区,再到刷脸进门的智慧小区,今年60岁的邓永平已经搬了4次家,每搬一次,居住环境都有明显提高,生活品质越来越好。

一家人挤在土瓦房

逢雨就漏水

“我小时候住在渝北翠云石棺村,环境跟现在完全没法比。”那时,邓永平的父母带着6个子女,一起挤在土瓦平房里生活,从家里到水口小学上学要走40分钟的泥巴路。

1982年,邓永平结婚后搬到了礼嘉杠堡村居住,逐渐有了两三层的自建小楼,“改革开放后,外出打工的村民多了,不少人挣了钱就回来修新房。”

2001年,邓永平一家的居住环境再次提质,在渝北区两路一碗水附近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商品房。“楼下有花园,周边的环境也很好,女儿高兴得很。”与之前的平房相比,无论是房子的面积、采光、通风条件,还是厨房、卫生间等,这套房子都提高了几个档次。8年后,他们一家又搬到回兴,换成了三室一厅的小区房,“我们家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这在以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智慧小区“刷脸”

进门只需1秒

开展智慧小区建设,提高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提升小区居住品质,是重庆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智能化的发展,智慧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智慧小区”正在昂首阔步走进人们生活,成为人们向往的选择。

2013年,邓永平也顺应潮流,购买了龙湖两江新宸。“一来是能够搬回礼嘉,老朋友多;二来这里的居住环境更好,公园多、绿化多,而且还有很多高科技。”

“人脸识别系统安全性更高,外来陌生人不会放行,小区业主停1秒就可以‘刷脸’进入。”邓永平说,相信未来人们的居住环境,还会变得更好。

重报都市传媒记者 王淳

高速公路出行 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迈开艰难的脚步,迎着风,去行走;尘埃掠过,时光飞转,我的呼唤响彻四海五洲。” ——《行走》

田世茂。

节假日开车到周边区县游玩,如今已成为重庆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让人们的跨区县出行变得顺畅无比——从交通出行的角度上来看,陪伴重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巨大发展的,就包括这从0公里到3000公里的高速公路。

作为重庆高速公路建设的亲历者和建设者,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世茂用自己的经历,讲述了重庆公路出行的40年变迁。

没有高速路,回家如“煎熬”

从大学毕业至今,田世茂把青春和汗水都贡献在了重庆的公路建设上。看着重庆地图上“羽翼”逐渐丰满的高速公路网,头发已经花白的他难掩心中的喜悦。“重庆的高速公路建设克服了地形的约束,如今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1983年,大学毕业的田世茂来到了当时的四川省永川公路养护总段工作。他所要负责养护的路段,大多是县城里的泥土路。

与现代公路养护的方式不同,当时主要是“填坑”。“那时,我们段上的固定资产里面,有一个项目是‘牛车’。”田世茂说,泥土路面难免会因为下雨、重型车辆通行等原因出现坑洼,导致车辆无法通行,大家就坐上拉着泥土的牛车,赶着牛去往现场,然后将运来的泥土把坑填好。

在永川公路养护总段工作的两年时间里,田世茂只回过两次老家(现开州区)。“交通实在太不方便了。”为了回家,田世茂要从永川县城坐两三个小时的火车,到达重庆,然后来到朝天门码头,购买去往万县(现万州区)的船票。

汽车上高速,出行大变样

两年后,田世茂调入重庆养路总段,那时再回家,可以只需要搭乘汽车,不过需要13到16个小时。

1990年,成渝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那一年,田世茂开始在公路职工学校担任校长,许多参与成渝高速建设营运的员工都曾是他的学生。1995年,成渝高速正式通车,“在汽车开上高速路的同时,渝西片区的经济发展也走上了快车道。”

“全市现在除了城口外,其他区县的高速公路都已建成通车。”重庆提前十年建成了“二环八射”2000公里高速公路网,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3000公里。

重庆的高速,从0公里到3000公里,正在实施建设第四个1000公里。“回开州,现在是想去就去了。”田世茂说。

“作为高速的建设者,我们也将加快构建高速公路经济走廊。”让高速公路的风景不断延续下去,朝着4000公里的目标迈进。

重报都市传媒记者 王梓涵

来了5.5亿人次游客 中国旅游城市榜重庆第一

“我一路看过千山和万水,我的脚踏遍天南和地北,日晒或是风吹,我都无所谓。”

——《远走高飞》

周琢

周琢已从事旅游行业38年,他见证了改革开放后重庆旅游的变化。

“原来重庆只是世界游客游玩三峡的过境地,现在却成了世界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如今,已成为美维游轮公司总经理的周琢说,这样的变化,是他在几十年前未曾预料到的。

曾经

大量欧美游客来渝,却难留住他们

改革开放后,长江三峡被作为中国的第一批旅游名片,与北京、西安一起推向了世界,因此吸引大量欧美游客来到重庆。

“游客们大多都是从北京、西安坐飞机抵达重庆,在朝天门码头登上邮轮游览三峡。那时他们大多不会在重庆停留,少数游客会去大足石刻。”虽然数十年过去,周琢仍记得当时长江上第一艘邮轮的名字——“昆仑号”。

“‘昆仑号'是唯一的一艘,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轮,而是从客轮改装而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长航集团重庆分公司才打造出了真正意义上的5艘邮轮——神女、峨眉、三峡、白帝、巴山。”

可是,当时的重庆仍然留不住客人,就算是在西部,重庆的游客人数也远远赶不上邻近的云南和成都。

现在

重庆用人文牌留住世界各国游客

那么,重庆是如何成为世界游客的旅游目的地的呢?又是如何成为全国接待游客最多的城市呢?

周琢说,引起这一变化的是重庆独特的地理性格,以及重庆在旅游上打出的人文牌。

“现在,许多游客都是坐着火车到宜昌,从宜昌登船上行到重庆游览长江三峡。”

为什么?一是因为重庆发达的交通,能让抵达的游客更方便地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许多游客想在结束三峡游后,将更多的时间留在欣赏这座山水之城上。

三峡游,也即将发生巨变,“我们在涪陵打造的美维系列游轮,将在2020年初正式下水,有目前长江上能行驶的最大游轮,不仅长达150米赶上了小型海轮的尺寸,而且还将成为长江上唯一一艘采用电推的科技环保示范船。”周琢说,“未来重庆旅游的前景,将无法估量。”

来自《2018年中国旅游城市榜单》的数据显示,2018年重庆接待游客5.5亿人次,位居全国第一。

重报都市传媒记者 李晟

跨境电商+“淘乡村” 国外大牌本地特产轻松购

罗丹。

“每天都等快递小哥来,拆包装呀真呀真愉快,享受美丽祖国新时代,生活如此多姿多彩。”

——《买!买!买!》

家住北滨路的罗丹就是这样一个购物达人,上世纪90年代至今,从自己出国买到在跨境电商平台买;从“海淘”国外大牌化妆品,到买重庆本地土货特产……随时随地拿出手机“逛一逛”,已经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过去

拎几个箱子海淘,提回来要靠体力

今年42岁的罗丹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记得小时候物资都很匮乏,我带一个罐头到学校去,就会收到来自同学们欣羡的目光。”令她至今难忘的是12岁左右时在亲戚家做客第一次见到国外的巧克力和香水。

上世纪90年代,人们的消费多停留在本地,对于国外的品牌和产品知之甚少。“当时的解放碑也只有重百、新世纪、太平洋等百货商场,想要买到国外的东西,一般就是等自己出国或让朋友带回来。”罗丹说。

1997年,罗丹参加工作后,有了更多外出的机会。“一个行李箱出去,三个行李箱回来。但是,里面的瓶瓶罐罐很重,提行李都成了‘体力活’。”

如今

跨境电商和“淘乡村”方便买买买

跨境电商的出现,让更多人方便地“买全球”。2016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重庆等1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重庆首批跨境电商企业光彩全球上线运行,罗丹成为其第一批会员。

事实上,不只是买“全球”给罗丹带来了便利,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让“淘乡村”变成了现实。罗丹拿出手机,熟练地在农村电商平台上买了江津富硒大米。

据市商务委数据,重庆综试区启动实施建设以来,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进步,网购保税进口每年保持较大增幅。

今年1-10月,全市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及结算197.23亿元,同比增长44.3%。其中,B2C进口试点完成1816.38万单,38.06亿元,预计全年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及结算可超过200亿元。

今年1-10月,全市网络交易额8886亿元,同比增长11%,预计全年将达到1.1万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765亿元,同比增长32%,预计全年将达到950亿元;农村网络零售额122亿元,同比增长47%,预计全年将达到180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1亿元,预计全年将达到50亿元。

重报都市传媒记者 王倩

新娱乐时代 重庆人1年花15亿看电影

周祥

“我好开心,我好美丽,我想和你去看电影,拥有奇妙的场景。”

——《我想和你看电影》

从礼堂、木板凳到多厅豪华座椅,从八亿人民八部戏到每年数百部电影轮番上映,从找熟人、托“黄牛”买电影票到打开手机随时购票,票房收入从每年几百万到每年十五亿……在重庆市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秘书长周祥看来,改革开放后的重庆电影市场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回忆

一度是“八亿人民八部戏”

改革开放初期,在重庆,能容纳数百人的大礼堂是电影的主要放映地,那时候买张电影票,还得找熟人,或者从“黄牛”手上买一张高价电影票。即便这样,看到的电影也就是那几部,“八亿人民八部戏”是当时全中国电影的实际写照。

改革开放后,重庆的电影市场发生了巨变,在周祥看来,那是时刻都在全国领先。

1994年,重庆作为全国第一批城市,看到了由中影公司率先引进的第一步进口分账影片——《亡命天涯》。

1997年,我国第一个现代化多厅影城——鑫乐向阳电影城在渝中区上清寺正式开业。

1998年,环艺电影城在解放碑大都会广场盛大启幕,成为重庆第一家现代化的豪华电影院,也让重庆的观影档次提升到了全国第一位。

2005年,随着UME影城进驻重庆,大量电影院开始与购物中心相结合,极大地满足了观众一体化的消费需求。

……

如今,整个重庆市已拥有222家电影院,年观影人次已达到4500万人次。

发展

每年有数百部电影轮番上映

除了高档电影院的蓬勃兴起,片源的极大丰富和电影数字化的进程,是推动重庆电影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但是真正让观众们能第一时间走进电影院的,是胶片电影到数字电影带来的成效。

“正是因为数字电影的实现,才让电影突破了放映的局限,也让所有的电影院都能第一时间通过数字传输的方式,与全世界同步看到最新上映的大片。”

周祥说,这样的享受把众多观众从电视机前重新吸引回大荧幕前,也更愿意走进电影院,去感受电影带来的独特感官体验,而且每年有数百部电影轮番上映。

重报都市传媒记者 李晟

筑巢引凤来 女博士从国外飞回重庆

戢玉环博士

“多少次挥汗如雨,伤痛曾填满记忆。只因为始终相信,去拼搏才能胜利。总是在鼓舞自己,要成功就得努力。”——《相信自己》

40年前,提到就业很容易联想到“包分配”“铁饭碗”等热词;40年后,更多的年轻人勇敢追逐梦想。

与此同时,随着重庆人才政策不断送出“大礼包”,来自全国甚至全球的精英汇集于此,给这座城市带来强大的发展新动能。

变化

从“包分配”到自主择业创业

“这40年变化太大了!”家住渝中区人民支路的王先生今年65岁,谈起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对于就业观念变化,感慨良多。

1977年,王先生从重庆大学机械系毕业,分配到冶金工业部成都勘察研究院(现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作。“我们学校的同学都是‘包分配’,听从组织安排。”1982年,王先生被调回重庆市卫生局医疗器械监测站上班,一直工作到退休。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打工、民工潮、下海”成为了时髦词。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发生了变化,为了事业和梦想远赴他乡的人群也越来越多。

王先生感慨,进入21世纪后明显感觉到就业情况又变了。他说,自己的儿子是80后,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与专业完全不相干的工作。“不像以前要么等分配,要么接父辈的班。现在年轻人的就业、创业之路更宽广了,来重庆上班的外地人也多了。”

聚才

女博士为梦想从国外直飞山城

在引才方面,重庆也发生了巨变。今年11月,2018重庆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洽谈会在渝举行,正式签约引进人才268名。哈尔滨姑娘戢玉环就是其中之一。

戢玉环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后,便赴国外攻读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15年,博士毕业后,她加入国外一家生物分析部门,担任首席科学家职位。

“到重庆工作之前,我没来过重庆。不过,我了解到的重庆是一个美丽宜居、有很好发展前景的地方。为此,我怀揣梦想,选择直接从国外飞到重庆。”今年3月,戢玉环放弃了在国外实验室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机会,来到美丽的山城,担任重庆迪纳利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物分析部技术总监。

记者从市人力社保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促进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形势基本稳定。1—11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9.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7.5%。

重报都市传媒记者 王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