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整顿4个月后现金贷怎样了?九成平台离场,催收公司倒闭潮起
04-04 10:13:3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消息,“剿灭”现金贷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已经出台4个月了,现金贷目前是死是活?

目前来看,这是一项“秋风扫落叶”般的监管规定,不费一兵一卒就做到了——平台们磕磕绊绊转型“有场景的金融”,有现金贷业务的美股上市公司们股价被拦腰砍断,催收公司一蹶不振面临休克,而以贷养贷的“百万老哥”们或重新做人,或转战更隐蔽的借贷市场。

让现金贷“咬牙切齿”的人

“其实罗敏‘救’了很多人,趣店上市之后,现金贷行业的高利贷才被监管部门盯上,然后‘一刀切’,当然这断了很多人的财路,但是更多借贷者再利滚利的话,就会破产,”一位趣店的高管对澎湃新闻表示,但他也辩解:“我不是说我们高利贷,我们还是规范的按照年化利息36%做的”。

他追随趣店创始人、CEO罗敏多年,在创业趣店之前,一起摸爬滚打一起做了四五十个项目。他评价罗敏为人“耿直”。

把时间拨回2017年10月18日。当天趣店在纽交所敲钟,开盘后每股24美元的股价被直线拉升到34.35美元,市值过百亿美金。经此IPO一役,对趣店持股21.6%的罗敏也顺利晋级百亿富翁。

然而舆论急转直下。有人立即从趣店的财务报表中看到了现金贷的暴利,趣店相关业务被指“嗜血现金贷”,罗敏自我辩解的“坏账一律不催收,当做福利送给你”的言论,更是让市场哗然。

“几个高管上市回来坐在会议室,一筹莫展,大家都说,别人上市都高高兴的,怎么就我们愁眉苦脸,”这位趣店的高管表示。

在现金贷的江湖中,趣店已经不算是“草莽之辈”了。他们尚且在努力调整借款利率到36%以下,还将支付宝平台上的“来分期”调整至更为合规的年化24%,努力扮演好“乖孩子”。但在更为险恶的现金贷江湖,年化600%都不是什么稀奇事。据澎湃新闻了解,不少知名风投机构也在那时疯狂迷恋现金贷行业,因为有些公司即便有超过50%的坏账率,依然能够半年内扭亏并利润上亿。

趣店揭开了一个带有脓血的口子,媒体和舆论将这个伤口撕得更大,监管部门不得不下猛药祛毒。

于是出现了让现金贷行业胆寒的一幕。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明确未依法取得经营放贷业务资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经营放贷业务。

复盘“踩踏事故”

“12月的《通知》让行业彻底感受到监管的力度,” 秦苍科技创始人、CEO胡丹对记者表示,“2014年开始金融办、银监会就有各种限制利率的文件出台,但唯有《通知》导致中国2000多家现金贷公司到现在缩减为200家。”

胡丹称,政策出台的第一个阶段,10%的现金贷公司立刻就撤离了。这帮现金贷的创业者都是逐利者,这些公司可能刚开始办,没有赚什么钱,也可能赚饱了,就不干了。在这个阶段行业的坏账率还没有显现出来,只有部分需要借新还旧的人一时间出现资金链断掉的问题。

而去年年底到今年2月的这个阶段,行业的逾期率普遍升高,“首逾(用户第一次逾期)”的指标从20%骤升到70%。与此同时,现金贷公司开始“惜贷”,“套路”老用户让其还上之前的欠款,但是不会继续放款,也拒绝给新用户放贷。一直到春节前,所有的现金贷公司“只收不放”。更多用户失去流动性,推动行业逾期率进一步上升。

吊诡的是,这时候有有一个行业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就是催收行业。

“现金贷公司的老板拎着一箱箱的现金在催收公司门口等,如果催收的坐席一旦空下来就让给自己催款。所以催收公司的生意爆棚,坐席是供不应求的,”胡丹描述道。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业务跌到谷底,就是信贷周边的公司和数据公司,因为现金贷平台不接纳新的申请了,也没有必要去查用户是否“多头借贷”了。

2018年春节后,刚刚繁荣起来的催收行业又出现了“休克”。最后一批坏账用户进入到M3(逾期超过90天),基本收不回来了,因为用户已经经历了前90天像暴风雨一般的猛烈的催收,所以到M3现金贷公司就会放弃催收。催收公司的业务量就没有了,因为没有M1的客户了。

催收公司的倒闭潮来了。

“我近期跑了好几家催收公司来了解市场,发现很多催收公司原来是千人坐席的,在全国有十几个分中心,突然就把很多的中心关掉,然后接一些M3的业务,”胡丹说。

不少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现金贷行业的流动性只有1/10了,“原来的一盘棋可以给它转起来,对每个有‘共债’倾向的客户来说,十个锅有五个锅盖,现在十个锅只有一个锅盖,怎么都盖不过来。”

部分现金贷公司90%的客户都在多个平台上借过钱,“共债”迹象突出,大多数从业人员都知道这个事实,也知道这最终会酿成大面积坏账,但是总是心存侥幸可以短期维持下去,赚一些快钱。

有这样一个群体——百度里面有个“戒赌吧”,很多“百万老哥”在里面交流“撸口子”的经验。所谓“撸口子”,就是寻找各家风控不严甚至没有风控的平台借款,然后以贷养贷,无本万利。

“现在这些‘百万老哥’都没有口子可以撸了,部分人陷入了欠很多家平台钱的状态,不断被催收公司骚扰。有一部分人通过努力工作、向家人坦白、借钱‘上岸’了,但可悲的是,有些人转战线下高利贷,在网上打个‘借条’,在全国依然可以借到钱,但利息惊人,”胡丹说到。

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12月的监管风暴,我不知道监管部门是不是预知了这个结果,如果是设计好的就太聪明了,因为这次一个警察也没有出,一个公司也没有封,这个行业就自动消失掉了。”

转型之路异常坎坷

想要合规经营,必须做到两点:持牌经营和做低利率。

小贷牌照已经成了紧缺货。去年11月,监管部门就明确暂停新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并暂停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堵死了现金贷平台们新设公司把业务装进去的念头。

在利率方面,《通知》以负面清单形式对贷款利率做了明确规定——禁止发放或撮合违反法律有关利率规定的贷款,亦即贷款利率必须回归到年化36%以内。

而在做低利率方面,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是拉长借款周期,周期越长,利息越高,理论上平台可以继续活下去。

“但这极大地损害了用户体验,”一位网贷行业从业5年的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原先借了3000元买手机,一个月后还3300元,月息10%,可是为什么要拉长到一年慢慢还款,最后还了4080元?”

拉长周期不管用,还可以寻找场景,做场景金融,以撇清和“无场景”的现金贷的关系。但无论是自建场景,还是短时间内寻找提供场景支持的合作伙伴,并保证双方利益一致,都是难题。

国内监管的阴晴变化全都体现在了去年在美国上市的几家有现金贷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被“腰斩”的股价上。

澎湃新闻获悉,看到凶险的股价后,一家原本定于去年年末今年年初上市的现金贷公司望而生畏,暂缓了美国上市计划。

一位投行人士对澎湃新闻分析道:“虽然国内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在路演的时候都把自己包装成科技公司,但国外资本市场并不认可,觉得其金融属性过强,且业务受到强监管。很多时候这些公司都是拿高利润来撑起估值的,但这些估值的来源是高利贷,是不可持续的。”

原标题:整顿4个月后现金贷怎样了?九成平台离场,催收公司倒闭潮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