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青春粮不好卖了,最世三大刊面临“断臂”,谁在冲击郭敬明的文娱帝国?
12-06 07:49:24 来源:上游新闻

QQ图片20181206075119.png

还记得到报刊亭定期买杂志的那一段年少时光吗?

如今,报刊亭难寻,那些曾经陪伴自己走过年少时光的杂志正纷纷面临着停刊。

12月3日晚,郭敬明创办的最世文化旗下杂志《文艺风象》官博发布消息称,本应该在两个月前就发售的10月刊可能是《文艺风象》最后一期了。

34a2130d40746e66499baf3b5355432a_1543988471.jpeg

旗下主要刊物《最小说》则以选题书的形式延续,但在今年4月出版第五辑之后再未上新。

另一刊物《文艺风赏》在出版《文艺风赏·春之祭》之后再未出版新的书籍。

倘若《文艺风象》最终停刊,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在出版业断崖式跌落的现状之下,《最小说》《文艺风象》《文艺风赏》这三大杂志,将告别曾经的黄金时代,淹没在了互联网冲击下的洪流之中。

是谁在冲击郭敬明的文娱帝国?

冲击“三大刊”的不止韩寒“一个”

在过去,每每提到郭敬明,总会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韩寒。虽然坊间传闻二人的关系属于“水火不容”之态,但同属于80后的郭敬明和韩寒,年纪相差不到一岁,在后续事业发展方向更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皆因新概念大赛成名,出版多部热门小说,后期投身到内容创作领域,再到如今转型为电影导演。

单纯从郭敬明与韩寒个人IP来说,二人所在的不同领域深耕内容,可以说是隔空打擂,的确存在竞争态势。

韩寒创办的“ONE·一个”在移动阅读类APP市场上起步较早,早年间凭借别出心裁的理念以及韩寒的个人影响力沉淀,聚拢了大量初始用户,存在一定优势。

据艾瑞数据显示,今年以来“ONE·一个”的月活量基本保持在70万上下浮动,其用户画像显示,以女性为主,年龄层集中在30-35岁之间。就这一数据来看,相对于庞大的互联网体系,真正冲击到郭敬明旗下三大刊物的不仅仅是韩寒所监制的“ONE·一个”APP。

新媒体异军突起的巨大冲击

出版行业断崖式下跌,“三大刊”面临停刊,一部分原因是受互联网产品多方面的冲击。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化、流量价格降低,信息生产模式以汽车取代马车式的更迭,互联网平台的阅读类产品相继出现,从早期的掌阅到如今各大头部网站均有阅读类APP,诸如微信读书、网易云阅读、爱奇艺文学等等,在地铁、公交等上空间进行碎片化阅读是一大趋势,图书类产品对读者的争夺目标从购买力转换为流量。

另一方面,互联网产品品类细分,而相对过去,如果说最世“三大刊”是曾经课余时间的乐趣,那么对于触屏一代们而言,五花八门的互联网产品同样也是他们如今的乐趣所在,娱乐行为的多选择性,分散了核心受众的注意力。

从最世文化自身来看,“三大刊”在读者群体维护层面也存在缺失,第一批读者成长起来之后,后续读者的开发与留存维度上乏力;其次,《文艺风象》和《文艺风赏》是纯文学性刊物,与传统纸媒的生存方式大相径庭,不接商务广告,营收基本靠销量,在过去可以“走量”的年代能够存续发展,但到后期成本提高、销量减少,缺少其他收入渠道,入不敷出也属正常。

就大环境来看,纸媒衰落是不争的事实。今年以来,不止三大刊,《通俗歌曲·摇滚》《看电影·午夜场》《悦食Epicure》等杂志以及《黑龙江晨报》《环球军事》等报纸都停刊,或是向一个时代的告别,或是整合转型向新媒体领域进军。

最世文化如今能够做到“覆巢之下,能有完卵”实属幸运,所依靠的是公司早年间就从传统图书出版的业务向影视行业横向多维发展所积蓄的整体实力——以签约作家产出内容和早年构建的粉丝经济体为支撑,保障图书出版的运营;凭借自身IP资源,在影视生产维度有大有作为,郭敬明与落落先后转型为导演,还涉足电商领域,开发最世生活品牌 。

粉丝经济造就“最世文化” “断臂”止损与转型并存

对郭敬明而言,关停杂志或许只是“止损”之举,占领青春文学市场的这些年里,郭敬明早已显露出“商人本色”,建立起自己的文娱帝国。

天眼查数据显示,郭敬明与9家公司相关,其担任法人代表的公司共计6家,包括上海遐迩文化传播创作室、上海双子惠兰文化创作室、上海最线代动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令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另外,郭敬明在乐视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力辰光国际文化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中担任股东。

在郭敬明的商业版图中,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无疑最被市场和粉丝熟知的一家,据天眼查数据,最世文化于2010年3月注册,注册资本为500万元,郭敬明拥有100%股权。

最世文化与郭敬明在2004年创立的“岛”工作室以及2006年创立的上海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一脉相承,也是郭敬明本人商务运作的主要平台,均以青春文学为着力点,打造青春文学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最世文化以出版刊物矩阵版权为源头开发下游生态,如开发影视改编权、电子版权、国际版权及商务品牌合作等。

e4dbf830956fa70ad14f9c4ea8a525fa_1543988471.jpeg

在粉丝经济的推动下,作家经纪业务成为最世文化盈利来源之一。签约作家的作品版权也成为最世文化的核心资源,已出版的作品包括落落的《年华是无效信》《尘埃星球》《剩者为王》《千秋》《万象》、笛安的《西决》《东霓》《南音》《南方有令秧》、七堇年的《大地之灯》《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安东尼的《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

据不完全统计,最世文化出版的包括杂志、小说、漫画、绘本等在内的刊物已经超过260部。出版收入成为最世文化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3年郭敬明接受访问时曾透露:“我们主营还是图书和杂志出版,这是我们两个最主要的盈利项目。”由此,最世文化建造的文娱帝国拔地而起,郭敬明也以1100万元、1300万元、2450万元年度收入三次登顶2007年、2008年、2011年作家富豪榜。

商业模式取得空前成功的同时,最世文化开始受到资本市场垂青。郭敬明本人曾确认拒绝过海纳亚洲和云峰基金投资,因为“不缺钱”。2013年底,“中国电视剧第一股”华策影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以1.8亿收购最世文化26%股权。最世文化的市场股值达6.92亿元。而这笔交易并未最终完成,华策影视仅在2016年半年报披露“已支付首期款项2000万元”。截至目前,最世文化仍由郭敬明100%持股。

影视行业IP改编变“坎坷” 最世文化路在何方?

资本市场“疑云”或许与最世文化的自身调整有着密切关系。郭敬明此前拒绝VC风投时,最世文化正处于IP影视化改编的新阶段,《小时代》拍摄工作即将开始,未来主营业务构成可能转变。彼时外部是纸质出版物没落的大环境,内部是多个当红作家流失出走,最世文化发展陷入瓶颈。

内外双重压力下,最世文化选择顺应国内影视行业IP改编的热潮,以郭敬明参股的合力辰光、乐视影业为合作载体,以最世文化的既有IP为资源库,进行全新的整合和运营。

2013年6月,郭敬明的处女作《小时代》上映,首日票房7323万元,刷新了国内电影市场2D影片首日票房新纪录,累计票房4.84亿。随后三年内,《小时代2:青木时代》《小时代3:刺金时代》《小时代4:灵魂尽头》接连推出,据猫眼专业版数据,票房分别为2.96亿、5.21亿、4.85亿,小时代系列电影总票房近18亿。斩获不错票房成绩的同时,《小时代》系列口碑却全线崩坏,据豆瓣电影评分,该系列无一部作品评分在5分以上,四部作品平均分为4.6。

《小时代》后,最世文化的IP改编路“坎坷”了起来。2016年,投资超过1.5亿元的“国内首部真人CG电影”《爵迹》上映,累计票房3.82亿,按常规分账比例来算处于亏损状态,而原本定于今年7月上映的《爵迹2》换挡,至今仍无确切的上映消息。

青春粮不好卖了,杂志全线停刊,影视改编口碑暂无法支撑市场,最世文化下一步将去往哪里?

 综合钛媒体、界面新闻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