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消息,68岁的张佩寅是家中长子,下面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兄妹五人轮流照顾父母,每人一天,每天8点准时换班。这条制度已经严格执行了10年,其间他们送走了老父亲。92岁的老母亲胡瑞霞是个乐观又能干的女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她能把粗粮做出花样,孩子们的衣服就连补丁都针脚细密,十分讲究。时光流转,如今,五个子女继承了父母的勤劳和对生活的热情,用加倍的悉心照料回报母亲。
■小女儿在给母亲理发。
探访
母亲:五个孩子哪个都挺好!
5月9日这天,是胡瑞霞的大儿子张佩寅值班照顾老妈。因为记者采访,其他子女也都赶到了位于槐岭路的老母亲的住处。胡瑞霞不让孩子们搀扶,自己扶着助行器挪步到客厅。“五个孩子都来了,我高兴!”她边走边念叨。“妈,我们几个谁给你洗脚洗得最好?”小儿子张欢年龄最小也最幽默。“都好,都好……”母亲的回答张欢并不满意,接着问:“谁洗得最不好?”这次,见母亲笑而不答,张欢握住母亲的手,调皮地指向自己的二哥。“你二哥给我洗脚可仔细了,用肥皂把脚洗得可干净了!”母亲的回答惹得孩子们都笑了。
几个孩子各有什么特点?胡瑞霞说,大儿子张佩寅在兄妹中间凡事起带头作用,考虑得很周到;二儿子张佩群跟医院比较熟,看病、买药等事情都是他操心;两个女儿张佩娜和张佩琦变着花样做好吃的,负责洗洗涮涮,提前准备换季的衣服、被褥等;小儿子张欢总是变着法儿逗母亲开心。“五个孩子哪个都挺好!”
得知记者要拍照,胡瑞霞让两个女儿找出了自己的红色唐装。她在沙发正中坐好,两个儿子坐在两边。大儿子张佩寅刚坐下,胡瑞霞还用手摸了摸他的头。50多年前,孩子们都还小的时候,他们也这样拍全家福。那时胡瑞霞和丈夫坐在椅子上,才两三岁的张欢坐在母亲的腿上,其余孩子分散站立在旁边。如今,就连张欢都已56岁了。胡瑞霞转头看看身旁、身后的每一个孩子,笑容始终停留在脸上。快门按下的一刻,定格一位母亲最大的幸福和满足。
■兄妹五人与母亲合影。
讲述
每人值班一天,让母亲有新鲜感
胡瑞霞的大儿子张佩寅,工作单位和自己的小家都在山西介休。但是最近十几年,他在石家庄的时间比在山西的时间要多得多。上世纪80年代,张佩寅的父亲60岁时生了一场大病,做了一个大手术,此后身体一直不太好,10年里共做了4次手术。从那时起,张佩寅回石家庄的次数就多了起来。2008年,父亲骨折卧床不起,兄妹几个商量轮流照顾父亲。那时张佩寅已在单位退居二线,时间比较充裕,主动提出每周值班3天,其余4天弟妹们分担。
2010年,老父亲去世,老母亲受打击也经常生病,多次住院治疗。孩子们都加倍地悉心照料,想尽办法开导母亲。一段时间后,母亲的生活越来越规律,情绪也好了很多。父亲去世后不久,张佩寅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从此,值班制度改为每人值班一天(24小时),有困难自己克服。从2008年到现在,轮流值班的制度已经坚持整整10年了。每人值班三五天,不是能更好地安排各自的生活?兄妹五人说,母亲想每天都见到5个孩子,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一样。所以他们决定一天一轮,为的是让老母亲每天都有新鲜感。
困难最大的就是张佩寅。为了照顾母亲,他在石家庄与介休之间两头跑。以前,这两个地方坐火车需要十来个小时,现在即使坐高铁也要3个小时左右。虽然为了照顾母亲而常住石家庄,总觉得对妻儿有亏欠,但他觉得“百善孝为先”,老母亲永远是第一位的。妻儿惦念他,也理解、支持他,时常从山西过来看望他和老人。
大女儿张佩娜住在留营一带,每次来值班要倒一次公交车,路上得花一个半小时。虽然路途远,但风雨无阻。子女们都是这样,轮到谁值班了,自己小家的一切事情都放下,照顾老母亲是头等大事。如果确实有脱不开身的事,就找其他人替班。但往往替了就替了,也不用补回来,兄弟姐妹间从来不分那么清楚。
为了照顾老妈,兄妹五人极少出去旅行。去年,张佩寅应朋友之邀去了海南,但只待了五六天就回来了。虽然有弟妹们照顾老妈,他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
精心照顾 想尽办法哄母亲开心
在孩子们的精心照顾下,胡瑞霞除了腿脚不太好、耳朵有点背以外,身体还不错。她每天早上5时许就起床了,先喝一杯蜂蜜水、一杯牛奶,吃一碗鸡蛋羹,就让孩子用轮椅推着到公园溜达。她简单活动活动身体,看看风景,跟其他老人聊聊天,两个小时后才回家,然后正式吃早餐。去年起,因为腿脚不便,她下楼比较少,就在家里活动。每天下午,胡瑞霞午休后要喝茶水,一暖壶水都能喝完,还要吃南瓜子和水果。每天晚饭后,值班的儿女都会给她洗脚、泡脚,两个女儿每周给她洗一次澡。
虽然年岁大了,可胡瑞霞脑子从不闲着。孩子们聊天,她要问问聊的什么,还得弄清前因后果。四世同堂,第三代、第四代的情况她也不时问起。她从没上过学,只上过几天扫盲班,学的字后来也都忘了。但是,80多岁的时候,她还能记清每个子女的电话号码。
跟很多老人一样,胡瑞霞喜欢给孩子们讲以前的事。虽然那些陈年往事孩子们已经听过很多遍了,但只要母亲再次讲起,他们仍非常配合地认真倾听。有时候,老母亲也会心情不好,说自己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在连累孩子们。每当这个时候,孩子们就想尽办法哄母亲开心:“您老的退休金又涨啦!”“又到了领补贴的时候啦!”
心声
一定要让母亲的晚年幸福安康
在孩子们心里,老母亲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母亲年轻时没工作,就给体育场浆洗运动服、练功毯、主席台上挂的大帐子。后来,母亲在蓄电池厂找到了工作,负责照看两个锅炉,每天要用小车拉五六车煤。虽然工作很累,还要照顾5个幼小的孩子,可母亲从不抱怨,非常乐观、能干,日子过得十分“讲究”。她用红薯面包饺子,用玉米面、红薯面和薄薄的白面做成“金银饼”;每年放完暑假开学前,都给5个孩子准备好衣服、鞋袜,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孩子们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即使是衣服上的补丁,都针脚细密,干净整齐……母亲不识字,却能把每个月的开销安排得井井有条,除了开学那个月得借钱给孩子们交学费,其余时候都能撑过去……
张佩寅中学毕业后,因为家里负担重,本想去上班,可母亲说,砸锅卖铁也会供他上学。从那时起,张佩寅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以后挣的钱都给父母花。其实,其他兄妹也都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张佩群说,他们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严谨,从母亲身上学到的是正直、忠厚、宽宏大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五兄妹说:“父母吃了那么多苦,才把我们兄妹五人养大,轮到我们照顾母亲了,我们一定要让母亲的晚年幸福安康。”
原标题:十年来兄妹5人每人一天照顾老妈 只因母亲想每天都看到5个孩子 孩子们想让妈妈有新鲜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