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掌故 | 睡床王、用手炉、穿蜀绣…古代巴渝人民的生活就是这么霸气
    01-16 19:09:00 来源: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

    巴渝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小编曾详细介绍过古巴人的普通生活。后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巴渝人民的生活也升级为2.0版本,流露出“霸气”“奢华”的一面。

    在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我们被古时巴渝人民的生活深深震撼:满金雕花的中华第一神龛、有三张现代双人床这么大的拔步床……还有粉盒、火锅炉,每件文物都有故事要说。

    床王

    我的尺码是XXXXXL

    买衣服时,如果老板直接给你一件XXL码的,你一定会哭吧?那如果是XXXXXL的床呢?

    1.webp.jpg

    在巴渝民俗博物馆就有这样一张超级大的床,它被称为“床王”,相当于现在三张普通的双人床拼在一起!

    这张床造于清晚期, 关于它的征集,讲解员小姐姐给日报君讲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渝北区沙坪镇曾有一户人家用十斤粮食换得这张床,但把床搬回去后众人都傻眼了——这么大的床,家里根本放!不!下!

    然后,这执着的一家人就围着这张床建了一个小房子。多年后,当博物馆来征集时,大家又发现,因为床体过于宽大根本挪不出来。最后,主人家只得把这房子拆了,勉强搬出了这张床。

    这张床第二层的圆门是典型的月洞门造型。在那个没有星巴克和英式下午茶的日子,好姐妹来了,大家就喜欢坐在床沿边说说私房话,“闺蜜”一词也就这么来的。

    2.gif

    当然,“床王”可不只是大,更有精巧细腻的一面,且处处有讲究、有学问。

    3.gif

    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这猴子套老虎是个什么意思?

    是时候展现古人的脑洞了——

    1、“虎”谐音“福”,古人认为,这猴子把虎套住了,就是把福气套住了。

    2、“猴”与“侯”同音,寓意“封侯”,也就是当官啦!

    3、老虎外表凶狠,因此民间便认为虎能震慑邪恶。

    ……

    这里省略古人的另外十种解释,总之是寓意丰富啦。

    此外,各种生活场景、人生百态也被雕刻在了床上。

    比如这位晾衣服的小姐姐,大概唱的是:清晨起来打开窗,心情美美哒!

    4.gif

    这位河边失恋的小哥哥可能唱着张学友的《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5.gif

    还有打拳的、唱戏的……

    他们反映了巴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你1小时看,都看不完。

    柏木满金雕花家神龛

    Hi,给你讲个民间故事吧

    过去在民间,走进一户人家的祠堂,最显眼的地方一定摆放着祭神祀祖的家神龛。巴渝民俗博物馆内就有一座神龛,被称为“中华第一龛”。

    既然家家都有神龛,为啥就这件是“中华第一龛”?

    首先,它大啊!高4.5米,宽1.7米:

    6.webp.jpg

    再次,它满金雕花、工艺精湛,仅仅是立柱上缠绕的4条飞龙就让人震撼无比:

    7.webp.jpg

    最厉害的是,神龛内部像一部民间文化故事集,雕刻了大量的民间故事。“渔樵耕读”、“魁星点斗”、“三星高照”、“刘海戏蟾”、“白娘子盗仙草”、“黛玉葬花”⋯⋯数十个故事都被藏在神龛里,每个图案都折射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间智慧。

    其中,“白娘子盗仙草”是这样的:

    8.webp.jpg

    注意到了吗?图上方刻有福禄寿三星,寿星手杖直指白素贞,寓意降幅赐寿。“灵芝仙草”也从侧面体现了人们对于长寿安康的追求。

    清代暖手炉

    暖你的手,更暖你的心

    在那没有热水袋、暖宝宝、电火炉的年代,古人们是怎样熬过冬天的?

    其实古人也有取暖神器。

    9.webp.jpg

    这是清早期的一种手炉,据说手炉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

    楚地湿度大,楚人喜欢把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进而发明了散热取暖的手炉。

    10.webp.jpg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的这首诗,描绘了古人们冬日团坐,围炉夜话的情景。对他们来说,器物给予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比今人来得更加切肤和真实。

    不管是瑾汐姑姑给娘娘烫的汤婆子,还是雪雁给黛玉送来的小手炉,温暖的都不只是身体吧。

    11.webp.jpg

    明清时期,手炉的制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开始广泛用铜来制造。一是因为铜的传热性较好,捧在手上更暖和;二是铜材细致光滑,师傅在制作时有更大的发挥余地,制成的手炉也不易锈蚀和裂坏。

    蜀绣花鸟纹彩缎

    君可见刺绣每一针,有人为你疼

    还记得《甄嬛传》里皇上送给嬛嬛的那双价值连城的鞋子吗?

    小说原文是这样写的:鎏金的托盘底子上是一双灿烂锦绣的宫鞋,直晃得眼前宝光流转。饶是槿汐见多识广,也不由呆住了。 

    蜀中女子百人绣三年方得一匹,那样奢华珍贵,一寸之价可以一斗金比之。

    这个让槿汐姑姑呆住的鞋子就是蜀绣鞋。蜀绣是巴蜀地区的一种绣,与苏绣、湘绣、粤绣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光是针法就多达122种!

    在博物馆里就展示着一块蜀绣花鸟纹彩缎,看着它就想起了《蜀绣》的歌词:君可见刺绣每一针,有人为你疼。

    14.gif

    在墙上,还挂着一幅八仙过海的蜀绣图。细节中可看到生动的人物造型:

    这其实是一个寿帐,古时送给做寿之人。

    原标题:在古代,巴渝人民就这样霸气生活(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