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夜读丨40岁大姐扮90后骗走情郎600万丨妈妈女友落水先救谁?法学老师:先救女友违法
    04-10 21:29:57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最热议】

    40岁大姐扮90后骗走情郎600万,警方公布照片

    深圳公安发布微信公号消息,昨天,小编推送了一篇有关“冒充90后少女骗走600万”的文章《素颜淡妆浓妆判若3人 40岁妇女假扮90后骗600万》,此文发出后,后台留言画风是这样的……

    好!既然群众的呼声这么高,小编就满足你们!

    一起来捋一捋案情内容。

    “美女”疯狂索取钱财

    痴情郎却坚信“真爱”

    2018年3月22日,事主李大庆(化名)报警称其1988年出生的弟弟李小庆(化名),在龙岗某足浴中心认识了自称1990年出生的“王晶晶”,后迅速陷入情网与其交往。

    “王晶晶”的朋友圈照片↓↓↓

    至于真人素颜长啥样?

    请慢慢往下看。

    期间“王晶晶”号称投资物业公司,能获得高回报,陆续让李小庆转账,编造的理由五花八门。

    物业公司消防被封需要打点↓↓↓

    消防蜀黍表示不背这个锅。

    物业公司有工人摔死需要赔偿↓↓↓

    物业公司买材料↓↓↓

    连自己妈妈都不放过,让其患上脑出血要抢救↓↓↓

    母亲:滚!我没有你这样的女儿!

    这表情符号用得让人费解……

    澳门赌博被扣押↓↓↓

    有一点倒是说对了:没有退路是真的。

    总之,“王晶晶”以多种理由让李小庆转账,前后转账一百五十余次,总计金额七百余万元人民币。

    期间,该女子偶尔也以物业分红为由,向李小庆转回一百余万,但这中间差额仍有六百余万人民币。

    李大庆报警称,其一家人经营生意,李小庆负责管理家里财务,家人现在怀疑家里的钱都被诈骗了,但弟弟仍然执迷不悟深陷谎言而不能自拔,为防止继续被骗,他遂来派出所报案。

    少女变中年

    化妆如变脸

    接报后,坪山派出所立即立案侦查,并成立专案小组。办案民警调取相关账户交易记录及信息,多次了解细节后确定嫌疑人王三姐(化名)有重大作案嫌疑。

    没错!“王晶晶”真名不是“王晶晶”,而且,王三姐也不是什么“90后少女”,而是一名1976年出生的中年女子。

    更让人震惊的是……

    当办案民警将嫌疑人王三姐的证件照片让报案人及有接触过的家人辨认时,均称无法辨认——由于“王晶晶”每次都是浓妆艳抹,与身份证上的中年妇女照片实在难以对应,不敢确认。

    办案民警又多次赶赴王三姐登记在布吉的住址摸排,经过数小时蹲守,于2018年4月3日13时许,在龙岗区布吉街道某出租屋将嫌疑人王三姐抓获。

    所以“王晶晶”的尊容到底长什么样?

    大家自己看吧↓↓↓

    嗜赌如命

    终于滑向犯罪的深渊……

    经讯问,嫌疑人王三姐供述,其于2015年在龙岗一足浴中心做按摩技师认识了李小庆,并谎称本人1990年出生,是广东梅州人。由于其善于打扮,纵然年龄四十但看上去仍百般娇媚。后逐渐与李小庆发展成为男女朋友关系,还隐瞒自己曾经离异且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儿子。

    因嫌疑人有赌博的嗜好,因无固定收入,开始编造谎言称其哥哥经营一家物业公司,以入股高额分红为诱饵,不断骗取李小庆的钱财,转手大肆用于赌博挥霍。

    据嫌疑人供述,由于前期取得了李小庆的信任,且李小庆单纯,只有她本人这一段恋爱经历,李小庆将其家庭做生意赚取的金钱不断转给了其心目中的女神“王晶晶”。哪曾想到,王三姐曾半个月内在澳门赌场输掉三百万港币,最近一次两个半月内在澳门赌场输掉了六七百万港币!

    直到此时,李小庆方幡然悔悟,意识到自己心目中的女神竟然四十有余,其真面目让其捶胸顿足,连称“人不可貌相”!

    经讯问,犯罪嫌疑人对诈骗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当场痛哭流涕,悔不当初,表示都是嗜赌如命害了她!

    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小编表示,办案民警摸排蹲守时,见到素颜的嫌疑人差点没认出来!

    嫌疑人归案后,民警曾感叹其素颜、淡妆、浓妆,完全是三张面孔!

    有这样的化妆技术,做点正当职业不好吗?

    只因为赌博的嗜好,就走上了诈骗的道路!

    赌博害人害己,由此可见!!!

    同时警方提醒,在交友过程中千万保持头脑冷静!

    涉及金钱往来要慎重!一旦发现被骗,立刻报警!

    【最惊讶】

    妈妈女友落水先救谁?法学老师:先救女友违法

    楚天都市报消息,“假如妈妈和女友一起掉进水里你先救谁?”对于这个难倒无数男同胞的问题,4月9日,武昌工学院《经济法》老师袁岑,在课堂上从法理的角度给出了答案:子女具有救助父母的法定义务,而男女朋友在结婚之前只有“爱情”没有义务,所以“先救女友”其实是一种违法行为。

    类似这样的生活趣事、话题、段子常常被袁岑引入课堂,成为她讲授《经济法》的例子,她也因此成为该校有名的“段子手”。“课堂上的段子大多是提前准备好的,有一两句会freestyle(自由发挥)。”袁岑称,每一堂课自己都会花费一到两小时准备教案。由于经济法是一门专业性强的课程,袁岑为了让学生们能完全理解这些专业的内容,会通过举例或“讲段子”的方式来教授,不仅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也能让枯燥的法律知识变得“接地气”。

    比如,在讲垄断这一章节时,她脑洞大开,“学校这个封闭环境内销售两块钱一瓶的矿泉水,我是马云的儿子,我该怎么做才能打倒其他竞争者?”看到学生不解,她接着说,“一瓶水卖一块钱。既然我是马云的儿子,亏一辈子也亏不完,先让一部分亏不起的竞争者退出市场,然后我一瓶水免费卖,卖一瓶送一瓶,等到所有人都倒闭了,我就可以成功占领这个市场了。”对于袁岺的这种授课方式,她的学生是非常喜欢。“其实很多知识点如果不定期复习的话很容易被遗忘,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名词。”国贸1601班的学生张宏婕称,袁岑这样生动有趣的解释令自己印象深刻,再看到这个名词时第一个想到的不是书本上枯燥的解释,而是袁岑讲过的一个又一个的“段子”。

    【煲鸡汤】

    最好的孝顺,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你连自己的人生都不负责,拿什么孝顺父母?

    这句话看起来很尖锐,但细思直戳心底,令人回味。

    千百年来,世人都在说要如何如何孝顺父母。

    但过程怎样才算到位?

    以前觉得,相比金钱,父母在意的还是你对她的态度。后来经历生活的种种,觉得还应该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只有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才能对父母对他人负责,只有懂得把自己的生活先过顺过幸福的人,才有余力余爱去善待你想爱的人。

    父母从不奢求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他们只要你平安幸福。

    你安好,岁月才静好。

    许多年前的一个腊月,随朋友去山区看雪,途经一村落时,见一个老奶奶坐在古杏树下发呆。

    她的头发全白了,像夜里那场肆虐而下的雪,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僵在一起,也毫无血色。

    风一吹,松弛的肌肤轻微摇摆,似残冬里那截枯木,不带生机。

    她的眼神死死落在远处一群孩子的身上,看孩子们嬉笑着和父母追逐做游戏,发出童真的笑声。

    她看着看着,想站起来,但双脚沉重,又跌坐回那把发黑的木凳上。嘴里却念念有词,说:罪孽啊罪孽。

    那时,我不是很懂她嘴里“罪孽”的意思,就向朋友打听她的故事。

    原来老奶奶那年81岁了,是村里年纪比较大的老人,生养二子一女,最大的算起来也有62岁,是做爷爷的年纪。

    本是子孙满堂笑颜逐开的晚年,却因家中诸多变故,只剩下她孤寡一人伴着残灯度过余生。

    她的大儿子四十几岁时,因赌博伤人造成一死一伤,锒铛入狱,以命抵命。

    大儿子走后,老伴伤心欲绝,生了场大病也走了。

    她的二儿子还算争气,娶妻生子后去了远方做生意,生意一度做的很大,然而人就飘起来了。

    timg.jpg

    虽然惦记母亲,大把大把寄钱回来,嘱咐她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看着极尽孝道。

    但更多时候,是跟着一群狐朋狗友圈钱享乐,玩弄女人。

    最后被人联合设套,欠下巨额借款,一败涂地。几处房产卖了,老家的田地卖了,还远远不够。

    婚自然离了,孩子跟着妈妈远走他乡,他自觉丢人,再也没有回到故乡来。

    至于那个最小的女儿,曾经一直是老人的贴心棉袄,陪她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后来一意孤行嫁给一个浪子,浪子带她走天涯,却不给她爱。

    婚姻的不幸,加剧了女儿心中的痛苦,久而久之变成了怨妇。

    开始还会偶尔买些滋补品回山里来看老母亲,但自顾不暇的生活最终令她丧失了孝顺的能力。

    老奶奶的女儿常说:我怎么活啊?

    自己不知道怎么活,自然也不知道该让母亲怎么活。

    所以当年听罢故事,我就哭了,觉得太凄惨了。

    许多年后, 老奶奶早已离开人世,入土为安。

    但那座大山里的人都清楚,她是带着遗憾走的。

    遗憾地想起她的孩子们曾经围绕在她的双膝下天真可爱,说着长大后要如何孝顺父母之事,说着要赚很多很多的钱,盖洋房买现代电器常陪伴在她身边,给她一个最好的晚年。

    timg2.jpg

    可最后呢?

    他们却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把自己推向罪恶的深渊,推向命运的低谷,推向苦难。

    而这苦难,不仅仅是自己受尽摧残,还连带父母陪着煎熬。

    任谁也经不起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这痛,不是意外,而是不懂爱惜生命的人,自掘的坟墓。

    可活着的人,却无法释怀那种失去。

    那个原本可以活得很好的二儿子,可以对父母尽孝的人,也偏偏守不住底线,把握不住原则,抵御不了诱惑,贪图享乐,失去理智,堕落到家财散尽、妻离子散。

    你可以逃到天涯海角,可父母不得不替你偿还数不清的人情债和钱。

    他们种地、捡破烂、搬砖头、扛水泥、卖草药、替人看孩子,累死累活期盼你能洗心革面归来,到最后也见不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那天。这中间,有着怎样的心酸和惋惜?

    我们总说婚姻的事自己做主,但要擦亮眼睛。偶尔眼神出错也没有关系,但一定要懂得适时断舍离。可是迷失在坏婚姻这场风暴里的女人,总是看不透自己的未来,也不愿意去摆脱那些不幸。

    后来,变得再也没有力气爱自己,爱他人。

    你连自己的人生都经营不好,怎么孝顺父母?

    这样的故事无独有偶。

    我一个远房亲戚的儿子,小时候聪明伶俐,成绩优秀。

    也曾谈过梦想和远方,想要做一名医生、老师和科学家。

    想在读大学的时候去青海湖看星空和晚霞,憧憬有一天带父母去南极看企鹅,去挪威看极光。

    那时,总爱依偎父母的身边,说着长大以后的话。

    “长大,我要好好赚钱努力工作、给爸爸妈妈花不完的钱,我要娶一个漂亮的老婆生一个可爱的孩子给爸妈抱,我要常常买礼物给你们,还要经常陪你们去旅行。”

    当年,是真真切切的愿景。多纯真多简单啊!

    可后来,他不仅迷恋上了赌博,还借高利贷赌,挥霍百万,遭人恐吓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连带父母终日担惊受怕。

    他不负责任的出走了,把所有的问题留给父母。一对老人替他还钱,替他养孩子,一下苍老了十岁。

    好不容易熬过最艰难的时光,期盼过几天安稳日子时,他又出事了。

    借朋友的车开,撞了电动车,导致一个骨折、一个重度昏迷,没有保险,巨额赔偿又落到了他身上,无力偿付,受牵连的还是父母。

    人命关天,不得已卖掉房子,租了一间废弃的屋子安生。

    我那亲戚说:此生再也无法幸福了,老了老了还要遭受这样那样的罪,有时想想真的不想活了 。

    但生活还要继续,他们还是很想看见孩子有一天会幸福。

    那个对自己人生不负责的他,终于在轮番的事件面前意识到了这些年的荒唐。

    孝顺不是口号,是行动,不是金钱,是心意,不是只有山珍海味洋楼汽车才是让父母安享晚年。

    而是在父母有生之年,看着你慢慢成长,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

    你平安,他们才心安。

    你幸福,他们才幸福。

    先把自己的人生过好,尽量不给父母制造麻烦。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给予。

    你认为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